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

畢業照

終於, 影畢業相這個累人的活動來到了尾聲。跟大學和中學同學都拍過了, 最後在老媽熱切的希望和堅持下, 跟家人去影樓拍。

就是不大喜歡如此隆重其事, 也不喜歡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 更何況單反、鏡頭、photoshop都有了, 為甚麼還要花錢讓人賺?

結果足足拍了大半天, 四個多小時, 但出乎意料之外, 拍攝過程比自己想像的開心。自問是肢體白痴, 每次被要求擺pose都總是生硬到不得了, 笑容也總是靦腆多於開懷, 不過見一家人都拍得開開心心的, 大家都樂在其中, 是我意料之外, 也令發覺自己太自我中心了。其實人家也不一定是為你而出來拍, 你也可能只是一個籍口, 讓大家有個誘因出來拍一下照罷。

家人有時就是要妥協一下, 雖然我從來都享受做攝影者多過被攝者, 但有時犧牲一下然也不是甚麼犧牲), 換來一家人的快樂, 其實自己也是開心的啦。

最後,四缺一, 始終也是遺憾, 不知妳變了多少, 但無論平時怎樣的插科打渾, 昨天也是有些想你啦。

順祝老媽生日快樂。

如何真摯地EXPRESS OURSELVES﹣GLEE



近來都在瘋狂的追看Glee, 一星期便煲了一個season, 幾乎無間斷的把所有坐車的時間都貢獻給了Glee

一向對青春劇無甚好感, Glee的劇情實在太精彩, 數條感情線都刻畫得很動人, 當中很喜歡kurt跟他老爸的那段欲言又止的親情, Mr SchuesterEmma的那段開了花卻結不了果的愛情。當然, 並不完滿的結局也教人驚喜萬分。的確, 人生最教人難忘和自豪的, 並不一定是最成功的時候, 而是全程投入的過程中, 所得到的存在感各成就感。

至於歌曲方面, 首推當然是Imagine. 由聾人合唱團off beat「唱」出來, 大大加強了渴求世界大同的感染力; 第二最愛是Hello Goodbye, 把幾段wrong timing的感情線來回交疊, 剪在一起, Beatles那首我一直認為很gag的歌, 變成一首唏噓的歌; 三甲最後一首是Madonna Vogue, 由一直以為不會唱歌的Mrs Sue唱出來, 還要跟足原版mv, 好笑之餘夠驚喜。

還望season 2不會在大量明星客串下, 影響了劇集的流暢度。

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試用

試用期快過了, 這三個多月還是抱著一貫態度去工作。要做的就儘快完成, 要我多給意見的就多去動腦筋, 總之就是別人吩咐的, 永不托手踭, 也不會求其敷衍。

不過, 僅此而已。

不會做多, 也不會做少, 儘量減少出錯就是了。沒有想過如何去做得更好, 也沒有想過如何去做得更好。對工作沒有期望, 也沒有野心, 其實也不知是潛意識去迫自己有這個心態, 好讓自己能鐵定心腸去實踐自己畢業時許下的承諾; 還是工作環境造就出這樣一個沒出色的我。

說實在, 這份工工作時間穩定到不行, 人工亦叫見得下人, 但自己打從一開始肚裡明白, 這份工自己不會打一世, 也不能滿足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我知道自己不會是轟天動地去幹一番大事業的人, 但我可也不想就這樣平淡一生, 沒為這個世界留下一點貢獻。至起碼, 到現在為止, 我不會認為多寫幾份說明書, 多造多賣幾隻手錶, 是足以 自豪的事。

就給自己一年時間吧, 用一年一邊努力儲錢, 一邊去尋找生命的支點, 也不算太多吧?

宅男的絕地反擊﹣社交網絡



出來工作以後, 很久也沒有試過自己一人去戲院看電影, 曾經何時, 我總覺得那是個浪漫而瀟灑的行為。因緣際會, 結果自己一個走去看社交網絡, 不得不再說一次, 些電影是要自己一個躲進戲院看才可看出味道的。

不知電影有幾多是真, 幾多是假, 但大衛芬查確實精彩地用了一個嶄新的方法來表達「贏盡了天下, 卻敵不過寂寞」這個老土命題。片末主角在不停按F5, 正好反映出在這個電腦世代下, 人類的存在價值, 就是建構在虛擬世界中的鍵盤上。這個結局的震撼程度實在比得上fright club最尾大廈塌下來那一幕,大衞芬查告訴了我們,心靈的空虛,實好比世界的崩潰。

Mark Zuckerberg 注定會是成功的人, 不因為他的才華, 而是因為他夠賤。做大事的人從來都要夠陰濕, 還有就是夠面皮厚, 所以他偷了橋也能對著律師氣定神閒, 也可以把朋友恩師出賣而面不改容。你可以說Mark是口沒遮攔, 也可說他是恃才傲物, 但他揶揄孖生兄弟的對白也未免太精彩, 或許天才的思路真的跟常人有別。

其實整套戲, 就好像在看一個宅男的絕地大反擊, 一個被同學, 女友看不起的人如何向世界證明自己的才華。很多人質疑Mark最後為何不直接用權限把前女友強加成好友, 但我認為他要不停F5, 就是渴望得到前度女友的認同。諷刺的是,建立社交網站的人,就是最缺乏社交的人;最成功社交網站的創辦人,就是最渴求但又得不到友誼的人。說到底, 一個人如何把炮, 得不到別人的認同, 哪管你有多成功, 那個人十足永遠也會有根刺。所以希特拉要去屠殺猶太人, 大概也是這種心理作祟吧!

說這部戲要一個人看, 是因為對白實在太精彩, 含義甚多, 一個人慢慢消化, 感受一下科技世界帶給我們的孤寂, 順道幼想一下自己如何成為一個成功出色的宅男,暗爽一下, 也是不錯的。

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

血肉橫飛的民工抗爭片﹣大劈佬


cult片情有獨終, 不是單純喜歡那種製作粗糙的LOFI感覺, 而是電影在腥色背後對社會的控訴。對, 就是有點像聽搖滾音樂一樣。

Machete精彩之處, 就是在於電影能夠在血肉橫飛中, 仍能用啜核惹笑的方法來審視美國和墨西哥那積壓多年的深層次文化矛盾。

很簡單的非法移民問題, 導演編劇用黑白兩道互相勾結,販賣毒品來包裝, 一班「ii」黑工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利潤, 所以才要大肆打擊非法入侵墨西哥人。邊境問題可能被電影誇張了, 但強勢的一方永遠佔優, 弱勢的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公平的平台上跟對方談判, 受盡打壓, 是千古不變, 亦無力改變的定律。所以樣衰衰的主角最後近乎英雄主義的以一己之力搗破這個犯罪集團, 兼且得到美國美女的青睞, 正正是minority改變和拯救世界的最佳演釋, 為一眾無權無勢出一口氣之餘, 也是對美國欺壓弱小的帝國主義作出控訴和批判-其實所謂的霸權主義, 也不過是利字當頭的自私主義罷了。

早前報章大肆報導Jessica Alba的全祼場面其實沒甚看頭, 突然硬加一個鏡頭, 反而突兀, 相反她在戲中穿上緊身牛仔褲扮強捍女警, 密密實實更為誘人, 可見CULT片也不一定是賣弄色情那部份才吸引到人。

另外兩個亮點應該是Robert de niro Lindsay Lohah. Robert de niro好戲是當然的了,但中間一段借”change”來抽奧巴馬水和結尾一段被誤認ii而被槍殺, 自縛, 仍然令人有喜出望外之感。而Lindsay Lohah最後震撼性地拿著機關槍當修女, 就有如潘金蓮削髮為尼一樣, 是自嘲也是反諷, 可堪玩味。

再一次想說, 香港這個高壓會社會, 需要的不是建國大業、十月圍城、葉問(後兩者總體上還是很好看的)那些精神自瀆的電影, 而是更多cult得來有mean的好片子, 起碼可以恨恨地發泄一下, 總好過有冤無路數, 個心upup住。

玩你咋﹣告白


自問對日本文化了解不深, 但每次接觸到的日本文學與電影, 都好像要跟變態畫上等號才肯罷休。尤記得還在書店做part time的時候, 太宰治那本人間失格總是隔一兩星期就賣斷市, 好奇心驅使下一看,果真頹廢縻爛得過火。

看告白前, 早已知道劇情又是帶點日本式的自虐和病態, 一個老師對兩名學生的絕地報復, 橫看豎看都該像大逃殺那類大開殺戒的電影吧? 但令人喜出望外的是, 告白主題依舊大失常, 但無論從故事鋪陳到配樂和拍攝手法, 都凌駕於公式化的血腥變態場面。

出色配樂跟精密劇本配合得絲絲入扣,片末大爆炸有如MV般夢幻的場面; cult到以流血告終的初戀; 還有日本天真兒歌配上排斥欺凌同學的畫面, 是絕對估你唔到但又能令你併住呼吸,極盡玩味。

回到電影命題, 老師幼女慘被學生害死, 殺人者又因少年法而注定能逃過法律制裁而決定親自上陣, 用最攞命的方法來替學生上最殘酷一課。結果就是兩位學生都親手弒母, 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殺人之痛。很喜歡松龔子最後的一句「玩你咋」, 沒錯, 有其麼恐怖得過, 整你一輪, 在你精神接崩潰, 心靈飽受創傷之際, 跟你說一聲「玩你咋」, 多吹漲。

除了談報復, 電影更想批判的, 應該是當下的教育制度。父母要不過份溺愛子女, 要不愛理不理, 結果同樣造成小孩的矯形心理; 有心教的老師, 碰上無心向學的學生, 結果有如老千碰上大羊牯; 朋輩間莫名其名, 毫無原因的欺凌, 對小孩來說, 來得比任何東西都具殺傷力, 這些景況, 放諸日本香港皆準。而這個破漏不堪的教育制度, 為我們培育了的, 就是深陷戀母情意結而自以為天才的小孩;自以為品味獨突, 迷戀殺人犯的小孩; 衣食不缺, 又不缺母親關心, 但卻找不到自我存在價值的小孩。

當一套電影,可以一開始只有一個角色在獨白幾十分鐘, 而未有令你覺得悶場, 那絕對會是一齣好戲。中島哲也, 我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