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5日星期五

未能安居,那有樂業?

施政報告出爐, 最令人關注的, 始終是政府會如何壓制已經升至瘋狂狀態的樓市。重頭戲「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卻令人失望。措施美其名欲以先租後買的形式助市民儲首期上車, 實際上卻只會進一步趨化樓市,令普羅市民更難「安居」。

「置安心」最大弊處,就是令樓市內的流動資金不減反增。政策讓合資格的市民把五年所交的租金的部分拿出來作首期, 表面上是令中下層市民能更快儲到那夢寐以求的首期, 但更大機會的,就是令更多資金成本湧進樓宇市場,令樓價更難下調。情況就有如有人跟你說,無論多貴,我五年後都會來買你腳上這雙鞋的,你五年後還會不坐地起價嗎?現在政府就是「保障」了幾年後的市場需求,炒家門還怕沒人來買樓嗎?而那些含莘如苦五年,欲求安心的市民,勢將看著樓價而再次瞠目結舌。

其實, 一方面向市民收取市值租金另一方面又明言在政策下, 市民還要努力儲蓄才可上車, 就明顯看出了政策矛盾之處。現在未能上車的市民, 絕大部份就是因為租金不斷上漲,加上物價攀升,每月難再有餘錢,才致未能儲夠「本」上車。如果「置安心」收取的是市值租金, 五年期限一過,手上拿著的可能也不過是三、四十萬儲回來的錢, 樓價卻早又已翻了幾翻, 最後要不就當五年來南柯一夢, 要不就是向天水圍、屯門、元朗等「大西北」發展, 助地產商一臂之力, 「開發」新界的樓價。

相信普羅大眾都深明, 置業非一朝一夕的事, 絕不能一步登天, 但現況卻是樓市不合理地不斷攀升。普通市民要置業, 已經是「不能也, 非不為也」。當還未踏足社會的19歲年青男女都會用一層樓斷定終生大事, 而可見升瘋了的樓市對普通市民是有多大的心理壓力。反而政府卻只懂鼓勵市民儲蓄, 又或消極地叫人到偏遠地區買樓, 實予人逃避之感。

「置安心」是錯漏百出的政策, 打擊發水樓等遲遲未有的「積極」措施, 亦本應一早推行。由此可見, 政府完全缺乏打擊樓價的決心。但既然香港曾經引以為傲的自由經濟市場早已隨著弗利民而撒手人寰, 政府何不加大力度控制樓市? 復建居屋雖然未必能治本, 但起碼是眼前最能治標的措施。至少, 可讓一部分公屋住戶升級上居屋, 減輕一下市民輪候公屋的壓力, 亦能抑制一下租金市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