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2日星期日
一年又到五月天
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GAP WEEK 旅行 Day2-免費的吳哥窟日落
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
又當了一個月投訴版記者
投訴版,那個實習時就做得蠻開心的版面,那個沒有機會上封面,跟時事和理財都總有點風牛馬不相及的版面。
當判官,派劣派得過癮,不難;但派劣要派得有理由,也不易。是一個考驗信任的過程,要信任事主,也要信任專家,更要相信眼前鬼卒皆為妖。
故仔總是做不大,甚至有時「細哎」到不得了,不用跑在最前線,聽聽電話,就又一日,但幫到人就是了。從不奢求能做到大故,喜歡做這個版面,就是希望能維持世界的一點公平。不是要吹毛求玼,但至起碼黑白灰,要有條界線。
上期那個伯伯,89歲了,大半生擔屎唔偷食,人生最後,也是最大的願望也不過是希望能重建破屋。伯伯找議員,議員對伯伯說,「事情小了,沒人注意,幫不了,你先去找個媒體把事情弄大吧!」然後伯伯終於也找了個記者,但是要寫的,都寫了。要卸責的,都還是繼續在卸。在訪問的翌日,伯伯入院了,到出書那日,還躺在醫院。世界還是繼續在轉,壞人仍在奸笑,小人還在無賴,好人還在受罪。
又然後,獨力養大三個小孩的寡母婆打電話給記者,哭訴丈夫過身,樓下的投資經紀把餘下二百多萬的積蓄騙了。她哭得很傷心,她說經紀就住在她樓下,想想帶水果探望她;她說經紀對她很好,會到醫院探她還患癌的亡夫;她說她很相信經紀,但經紀卻騙她錢;她說把經紀介紹給了在醫院認識的朋友,朋友跟她一樣,丈夫也是患癌的,自己感覺像出賣了朋友。她哭得很傷心,記者問她,「妳有證據嗎?」她說,「就是太信她,文件都沒留底。」記者說,「那沒辦法幫你啊!」她問記者,「難道就這樣明知有問題,也不去寫?」記者答,「他們就是懂這個遊戲的規則,只好怪自己沒帶眼識人。」電話收線,世界還是繼續在轉,壞人仍在奸笑,小人還在無賴,好人還在受罪。
這社會奸人太多而好人太少,劣劣劣劣劣。John Lennon被子彈穿透身體的一刻,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這個社會,大故事很多,但小故事更多。公眾利益的定義日益模糊,世事越難分曲直,但越能把世事看透。
雖然總要有大人物要扛起改變社會的責任,但總也需要些人在旁邊默默付出,繼續令這個荒唐世界的齒輪𣈱順運作。
我願意,當個小齒輪。
2011年4月21日星期四
都在努力...
都在努力學習寫判詞
都在努力變得挑剔
都在努力替城市減少戾氣
都在努力早睡早起
都在努的吃足早午晚三餐
都在努控製某些數字的增長
都在努力令某些數字增長
都在努力令手指變得靈活
都在努力劑出絢麗的詞句
都在努力追看球賽
都在努力懷舊
都在努力接受
都在努力尋找支點
都在努力變得規律
都在努力堅持心中那一點東東
2011年4月1日星期五
Gap Week 旅行 Day1-夜宿LCCT
關於GAP WEEK旅行的二三事
完全沒有預計四月就會來一個旅行,工作的變動,完全打擾了計劃好的旅遊大計,結果臨時臨急,在工作與工作之間匆匆計劃了個現在就身在馬來西亞的機場了。
很快的決定了轉工,然後又很的確定了假期。前後九天,最先的想法是要去夢寐以求的尼泊爾。不過上網一查,機票貴得過份,而且單單九天實在唔夠玩,最後還是打消了念頭。
然後想到了西藏和土耳其,不過理由同上,還是決定放棄。
最後聚焦在柬埔寨,吳哥窟,梁朝偉講秘密嗰度,夠晒知性,機票時間吻合,實在無懈可擊,不過最後還是不了了之。事關發現了東京PACKAGE,搭JAL,$4000,撞正櫻花期,熟路唔洗PLAN。
很快的下了決定,很快的付了錢 ,接著密密的PLAN行程。然後發生了有生之年見過最恐怖的大地震,把日本震得半碎,東京離那災情中心,很近。本來還打算硬著頭皮的去,但兩三日後,爆發核輻射,真心的害怕,怕家人擔心,也怕自己成了災區中的負累,既然JAL可以退機票,就到旅行社把PACKAGE退掉了。幫襯那些不出名的小旅行社,退票結果弄了很久,麻煩得基本上可以做故題了,最終還是能成功退掉。
然後急急的用不便宜的價錢買了AIR ASIA的機票,VIA吉隆坡,去柬埔寨。
說真的,到現在還是對這個响往已久的地方充滿著陌生。縱使書看了很多,花樣年華、TOMB RAIDER、謝霆鋒的向世界出發都看過,但對於這個充滿未知和期待的地方,心裹還是有點不安。怕行程安排失當、怕治安不好、怕GUEST HOUSE不好....很多的不安...
在臨上飛機前,祝願我們旅程順利吧!
記於吉隆坡LCCT機場
2011年3月25日星期五
Beady Eye‧《Different Gear, Still Speeding》
Beady Eye出碟喎, 當然要寫些東西來紀念一下。
有些音樂對我來說就像癮一樣, 隔了一段時間沒聽就會忽然癮起, 有突然很想聽的衝動。Beatles是其一,陳綺貞是其二,五月天是其三,Oasis是其四。可想而知,Oasis對我來說有多重要。
沒有了大佬Noel的Oasis, 改了名叫Beady Eye, 第一張唱片就取了個這麼畫公仔畫出腸的名字,明顯就是在宣示,「沒有你,活得還是一樣精彩。」我期待,但我更怕失望。唱片正式推出前就已經不知在那個外國forum搶先下載了全碟試聽, 火速的聽了一次, 暗叫不妙, 聽了一次竟然過耳即忘...
在ITUNE數著播放次數,終於聽了1x次, 想到怎樣下筆了。這隊沒了Noel的Oasis, 其實還是很Oasis,很懷舊復古,很60年代,很psychedelic。Four Letter Word是一貫很Oasis的開場曲氣勢不錯;The Roller是Oasis式ballard;Beatles and Stones是用The Who的曲風向偶像致敬,一雞三味;
唱片最大亮點其實還是Liam的嗓子,真的比從前好了不少,雖然還未回復到早期的狀態,但聽落都有《Be Here Now》時的狀態了,甚至某幾句的唱腔真的令人想到是John Lennon復生,我猜這也是Liam刻意營造的。
不過全碟最缺的,就是Noel最拿手的那些很大氣很GRANT的歌。沒有
總括來說,唱片比預其好,也是水準以上之作,整體質素比Oasis時代後期的數唱片有過之而無不及。Andy Bell和Gem Archer為這隊「新」Oasis注入了似曾相識又熟口熟面,但又會令人「咦」一聲的新元素。作為Debute Album,絕對是交到貨。不過,一面聽, 心裏就一直在比較。一直叫自己把Beady Eye當成新樂團,但每次聽完,就總是心裏要喊,「要是Noel還在,多好」。沒辦法,那個年頭的Brit pop,實在太經典。
Definitely maybe,那是個我們回不去的從前。
語路﹣好壞參半
電影節的第二擊,看的是《語路》。覃樟柯監製,並跟另外六位年輕導演合導的一套以KEEP WALKING為主題的紀錄片。
再一次印證,電影節場刊的那些文案寫得有多好,介紹總是引人入勝,但電影精不精彩,卻是見仁見智。
十二個人物故事,個人認為好懷參半。最期待的周雲蓬那一段沒有失望,覃樟柯拍的那唯一段也真的比其他的人好,昆曲和跳舞的那一段比想像中精彩,那個在蘭州搞環保事業的開的,那黑白畫面交織出來的那個記者的故事,更拍得很緊湊。不過羅永浩的那段來得有點無厘頭,看完更有點討厭他,服裝設計師那一部分也令人莫名其妙。段也不見得十分特別。說真的,有些《星期X檔案》又或《鏗鏘集》做的人物故事,就拍得比片中某些故事好,單單是那個「不要再說了」的經典阿源,便比當中某些故事來得精彩。是成功記下了中國發展的一面,但卻未至於形造到覃導說的,「努力追夢」的感覺。
也是買了戲票才知道這場是世界首映,還有覃導和另外五位導演的戲後即場Q﹠A環節。不多不少,心裹總覺得自已賺了。惟有些人的問題也真的比覺爛,浪費了時間本就不多的答問環節。我甚至極懷疑問第一條問題的那個人是贊助商的「枚」,竟然可以問「指定」贊助商對電影的啟發,這樣的問題也問得出口,擺到明要回去寫公關稿罷?
2011年3月24日星期四
夾邊溝-把我帶回那課室
電影節的第一擊, 看的是<夾邊溝>。在只有$200的budget下, 挑了很久才選了這齣入圍了威尼斯金獅獎,戲, 自是萬分期待。
故事很簡單, 改編自小說<夾邊溝記事>, 說的是50、60年代中國那段荒誕而可悲的反右運動。一大堆知識分子無辜被標纖成反動分子, 被送到了荒蕪的沙漠接受思想改造, 碰巧撞上了大躍進所引發的大飢荒, 結果近3000人裏, 最後只有幾百人能活命。
電影的故事是吸引的, 但拍法卻過於造作, 所以散場後, 不多不少有些失望。大漠風景很狀麗, 為活命而不惜食嘔吐物等場面也拍得真實, 對當時在位掌權的人的批判也到位。不過, 手搖鏡頭和一鏡直落的拍法好像用得有點濫, 而對白可能因要遷就不諳歷史背景的西方觀眾, 也未免有點迂迴, 影響了節奏。
最失望的還有兩點:
1. 每一個人走路都無力的搖來搖去。
我明白飢荒下, 人人都神志不清, 氣虛力弱, 但既然作為一部劇情片, 又不是紀錄片, 可否超現實一點, 讓角色走路走得正常一點?角色不斷在搖, 鏡頭又不斷在搖, 未免太累人。
2. 那哭得鬼哭神嚎的女角色實在太煩。
一開場已估到, 電影一定會有幕是連環境聲也不收, 只收哭喊聲的淒涼場面。果然, 真的有。不過那女角由第一次哭到最後一次哭, 那一場戲足足有近15分鐘, 未免太over了。
反右運動無疑是一場慘絕人寰的人為悲劇, 但更可怕更可憐更可悲的是, 這個悲劇只是剛剛開始。散場後, 一個人從科學館走到清真寺, 不知是那來的靈光一閃, 思緒回到了A-Level上中史課的時光。5個人的小班教學, 求老師抽一堂出來說一下out syllabus的六四事件。很深刻記得老師最後很精彩的立論, 「最悲哀的, 是一連串的事件把人民的心思掏空了, 而又沒有東西把那空洞補回。」 而那所謂的一連串的事件, 就是由這從整風鳴放演變出來的反右運動開始。
忽然想起了當年, 才驚覺自己曾遇上了一個這麼好的老師, 也發現那美好時光原來已離自己那麼遠。余華說,文學「就是讓一個讀者在屬於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語言和不同文化的作家的作品那裡, 讀到屬於自己的感受。」我想, 電影跟文學, 也是一樣吧。
意想不到的E會
本就說過, 對這一份工作,不會有太多留戀, 所以收到電話後, 也沒想太多就辭職了。無疑, 自己有點處理得不好, 遞信遞得太過突然, 上司和同事都有點噩然, 更少不免被上司窒兩句。
本來打算安安份份、無聲無色的過完這一個月就算, 豈料上司卻失驚無神找了我開了個E會。這個E會也真的來得比我的辭職更突然, 受寵若驚是當然的了, 畢竟自大學落了莊後, 就沒有再這麼認真地讓別人審視自己了。
如坐針氈, 卻料不到上司劈頭第一句就是, 「我覺得我哋請啱人」,更令人感動的就是他說的一句,「如果你沒為我們帶來貢獻, 我根本就沒有心機, 也不會花時間跟你開這個會。」同事也跟我說, 上任同事走的時候, 上司也沒有開這個會, 證明了我的離開, 是部門的一個損失。 會裏當然不是一面到的讚好, 自問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上司和同事也跟我說了很多可做得更好的地方, 但對於他們普遍的正面評價, 實在是始料不及。
說真的, 作為一間中型國際公司裏的小薯仔, 一直覺得自己在做的, 是微不足道的事。說真的, 說明書, 有多少人會看? 那些海報的slogan, 有多少人會留意?為那些手錶想的名字, 又有多少人會注意? 一直認為只要自己做事細心一點, 有交帶一點, 盡責一點, 就能在公司安穩的逗份人工了。但原來細心、盡責、有交帶這些總來覺得是應份的東西, 在別人眼中是值得珍視的。
很慶幸自己能曾經在這裏工作過, 至起碼令我明白到自己不是一無是處; 至起碼讓我得到了當記者所不能得到的經驗; 至起碼令我知道了, 有些東西做了, 就總是有人會留意的。
從不奢求世界圍著我而轉, 但慶幸我的存在能讓世界轉得順暢一點。能有那丁點的存在感, 就足夠了。
接下來又是新的挑戰了, 年輕, 多好。
2011年3月2日星期三
好好先生‧《年輕的心》
可能受辭職的影響,忽然很有把錢豪花出去的衝動,結果下班就衝動信和自動投降。$238,信用卡擦下的一刻,很爽。原來自己也真的在2011年沒買過甚麼,除了吃和交通以外,其他消費都接近零。
2011年2月16日星期三
收音機頭的驚喜
2011年2月15日星期二
又這樣過了情人節
2011年2月10日星期四
給旅發局的公開信
親愛的田主席,
本人就近半年來, 內地同胞來港旅遊時, 屢遭不公平對待而深表遺憾。作為生於斯, 長於斯的香港市民, 對於香港近年來的混亂情況, 也略有不滿, 故有下列數項建議, 望能為改善香港形像出一分力。
1. 促請港鐵劃分內地和其他車箱
港鐵乃本港市民之交通命脈, 無論站內車內, 每日都人頭湧湧。有鑑於自由行旅客多坐港鐵來港, 為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爭執, 本人懇請有關當局能向港鐵公司建議, 把車箱劃分為內地車箱和其他車箱兩種, 讓內地同胞和本港市民及其餘各地旅客可以各從其類, 用各自的排隊方法和擠車方法搭乘港鐵。此非但是一國兩制的體現, 更是尊重人類文明的一大實踐。這樣不但能減少本港市民因插隊和硬擠上車而引起的對港鐵的反感; 也能讓內地同胞繼續享受他們「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乘車傳統, 「井水不犯河水」, 皆大歡喜。
此舉實非歧視本港市民土共化之不力, 亦無種族隔離之惡意。情形就有如日本設置女性專用車箱一樣, 實有保護弱小之美意。
2. 舉辦非零團費體驗團
香港貴為東方之珠, 多年享有「購物天堂」、「美食天堂」之美譽 , 致力為旅客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不過近年興起的「零團費」旅行團卻明顯成了雜質, 令多年來有口皆碑的香港旅遊業蒙污。既然香港政府坐擁千億盈餘, 何不舉辦一些「正常」的香港旅遊體驗團, 隨機抽樣, 讓一眾又要威又要載頭盔的幸運內地同胞感受一下, 何謂真正的旅行團, 令他們明白「沒錢就不要在香港撒賴」這個硬道理, 好能回鄉宣傳一下「沒錢就不要來」這個重要訊息, 以避免再有不必要的美麗誤會。
沒法子, 早前連瑞銀的王震宇都叫窮人快快離開香港, 所以沒錢最好還是不要來做遊客。香港就是這麼現實的一個地方, 拜金主義橫行。我們香港人沒錢, 也還不是要毫無尊嚴地仰人鼻息? 你們沒錢, 頂多只是被人罵兩句「狗」,被人罵完了還是有車搭, 有旅館睡, 至少還有甜酸可嚐。我們沒錢卻要露宿天橋底, 口裏就只有苦辣的份兒。
3.重新定義「黑錢」和「熱錢」
簡而言之, 黑錢≠熱錢。如果少了那些很黑的熱錢, 想信香港會安寧不少。
以上愚見為本人肺腑之言, 還望有關當局能從善如流, 早日解決中港兩地在旅遊上,意識形態之矛盾。
隨時車毀人亡但仍然愛國愛港的80後年青人敬上
2011年2月8日星期二
菜園村新春胡士托有感
原來自己一直沒有為菜園村寫過甚麼。
經過2年來的抗爭, 眾所週知, 拆村是避無可避的事實。但我深信, 菜園村已撒下了革命的種子, 成了新一代社運分子的搖籃。這個胡士托藝術, 不再是狂喊政治口號的無意義抗爭, 也不是嘉年華式的遊行抗議。 沒有政治油水可撈的情況下, 與其說是快樂抗爭, 倒不如說是生活態度的展示。在一片頹恒敗瓦中,樂隊接力上場表演, 有點淒滄的唯美。坐在天台上遙望, 大夥兒求的不過是有個有瓦遮頭的地方罷了, 從不奢求過甚麼。
菜園村這個議題儼然升格成一個抗衡主流價值觀的鬥爭, 拆村背後像徵著的就是社會普遍推崇的錢搵錢的唯利是圖心態, 也代表著社會對人搵錢這個本該是天經地義的道理的藐視。守護菜園村, 其實就是在維護著人類的自身價值。那管那價值是多麼的微小, 但自力更生, 本就應該珍而重之。難道些許利益, 就足以用推土機剷平一個人的價值和抹殺其畢生對社會的貢獻? 難道佑大的一個國際都會, 就連讓蟻民自食力的小小空間都容不下?尊嚴在這個社會已經到了一個低賤得不能再低賤的地位, 渺少的我們究竟還剩下甚麼給社會?
貪婪的慾念, 總有一天會把菜園村吞噬。希望這條小小的農村, 能讓我們好好記住, 在時代巨輪中, 曾有一班人併死為著生活奮鬥過。
2011年2月1日星期二
Mega Box淘寶之二手Crossbeat!
第一次看到Crossbeat這本雜誌,是對上一次的大阪之旅。1890 yen的Oasis特輯,看到了就已瘋了,可惜最後礙於太貴,最後還是沒有買,退而求其次買了那本本田圭佑封面的soccer。事後回想,還是極度後悔,人一世物一世,當時yen也只是兌$8.6,其實拆回也不過百零蚊港紙...
2011年1月30日星期日
快樂很簡單
X婆婆,91歲,操流利鄉下話,無兒無女,獨居多年。不時多吃菜和魚,少吃肉,到樓下球場公園逛逛是平時最大消遣,坦言每朝還可以起身擘大眼就是最大的快樂。
2011年1月29日星期六
城市畫報#271
有點後知後覺,結果差點就買不到。
2011年1月25日星期二
充滿殖民色彩的週年晚宴
2011年1月17日星期一
讓子彈多飛一會
姑勿論是全國國民壓抑已久,以致瘋狂地踩界解讀;還是姜文有心無意的agenda setting,在劉曉波坐冤獄、趙連海被軟禁,人民動輒得咎的祖國,今天還可以拍得出這樣賞心悅目的電影,實在教人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