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8日星期三

是誰比殯儀館更早發死人財?

菲律賓脅持人質事件最終釀成死傷,故然令人痛心,8死7傷是始料不到的悲慘劇結局,也是值得人反思生命無常的數字。悲天憫人之際, 傳媒鋪天蓋地的報道, 彷彿成了市民的心靈良藥-每當看到傳媒大肆鞭撻菲律賓政府和警方, 市民就得到渲泄的渠道; 每當看到傳媒勉勵梁太和Jason, 又或褒揚勇敢殉職的導遊, 市民不單是為他們打氣, 更似在為身處不如意中的自己在打氣。

香港人要同喜同悲,我絕對同意。但悲慟情緒的背後,我們是否也應反思一下, 究竟是慘劇令我們悲憤, 還是傳媒主導了我們的情緒?

從電視現場直播著整個救人(殺人) 過程開始, 就注定傳媒牽動著市民的情緒了。 現場直擊著人質和槍手被殺, 然後就是主播顫抖的聲音, 接著是傳媒一窩鋒對菲律賓的譴責和對死難者的哀悼。一連幾天, 整個香港都瀰漫著愁雲慘霧。

雖然自己也未稱得上是甚麼資深傳媒人,但念了三年新聞, 也在報館和雜誌社待過, 知道傳媒生態, 絕不會單單把事件平鋪直敍地報導出來。做傳媒就是要發挖事件中的精華, 越荒謬、煽情就最好。 結果就是一連兩個星期密集式的被這個比悲情電影更悲慘的「時事新閒」轟炸了。開始的的幾天還好, 傳媒也真的做到分析、檢討與鼓勵士氣並重, 但當看到本人曾效力過的某暢銷雜誌, 竟然能連續兩個星期就此慘劇加推號外特輯, 就實在令人側目了。事情都已發生兩星期,當一切專業分析和事後檢討都已經在各大媒體中得到充份的曝光, 受害者的情況亦每日更新的情況下 , 我們是否還要冥還不靈的把受害者的慘況和心情公諸於世?是傳媒欲借勢加推銷量發死人財, 還是為讀者知情權著想而加印號外? 相信實在如司馬昭之心, 路人恉皆可見。

新聞行業, 一直都是一個發死人財的行業, 死人塌樓, 示威衝突, 都是記者編輯們的好素材。但如可在發財中立品, 卻是更重要的問題。利用市民的情感來擴大煽情的報道以博取銷量, 是低劣; 炒作死難者的慘況, 是不敬。當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 傳媒要做的, 應該是透過輿論壓力來促請菲律賓當局正視問題或敦促港府強硬向菲律賓追究, 而不是每日繼續在受害者的傷口上灑鹽。

而作為受眾的普羅市民, 我們更應辨清資訊的重要性, 畢竟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 傳媒控制主流意向實在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